这一标志性会议自 1991 年起每年举办,已成为全球水资源领域的核心交流平台。作为一项非营利性活动,世界水周由多家领先组织联合发起,始终以破解全球最紧迫的水相关挑战为目标,探索相应的解决方案。
水资源不仅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更是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对生态环境和国家安全皆具有关键影响。而公共供水管网漏水不仅导致饮用水、农业和工业用水短缺,还会推高用水成本,加剧供需矛盾。根据国际水协会(IWA)统计,全球供水管网每日漏损量可达3.46亿m3。如果能将这个损失减少至少30%,节省出的水量可供8亿人饮用1。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水资源管理,国务院多次部署节水措施,从2015年提出的10%漏损率控制目标,到2022年进一步要求在2025年将漏损率控制在9%以内2,体现了国家在输水漏损监测与控制方面的持续强化。
HWM以技术推动漏控模式升级
隶属于英国豪迈集团环境与分析事业部的豪迈水管理公司(HWM),即是一家致力于解决供水管道漏水问题的公司,其提供的产品可以对各种口径的供水管道进行检测和监测。自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HWM推动了国内漏损控制从被动响应(依赖群众举报和人工巡查)向主动防御的转变。国际水协会的数据显示,传统方式下,一个暗漏平均需要45天才能被发现,而采用主动的监测手段,仅需2天即可定位到漏水点。该技术主要通过在供水管道的关键结点上放置漏水噪声监测设备组成局域网络的方式实现,借助该产品可对区域内供水管道形成监测网,一旦有漏水发生就会立即报警,捕捉漏水点位置,如果长期监测,还可以对整个供水管道进行健康状况评估。
随着时代的进步,物联网和AI的发展助推漏水噪声记录仪的不断升级,目前可以借助漏损噪声模型在最适合的时间段内对管道持续监测比对,并将漏水点的声音数据上传至云端,结合GIS数据精准定位漏水位置。
HWM的全球实践
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HWM的产品应用已为水资源保护做出重要贡献。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北京市部署了约8000个HWM漏水噪声传感器,确保赛事期间的供水安全。此后,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6年杭州G20峰会、2018年上海进口博览会、2019年武汉军运会以及2023年杭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均采用了HWM的设备。
HWM的解决方案不仅在中国发挥作用,也在全球范围内助力漏损控制。以美国芝加哥郊区的橡树园村(Village of Oak Park)为例,这个历史悠久的社区面临着严峻的供水管网老化问题,部分供水设施甚至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由于老旧的管道系统,该地区每年都因渗漏损失20%的水量,相当于3.5亿加仑,足以填满530个奥运规格的游泳池。然而,通过HWM产品的部署,使当地水务部门能够通过数字地图实时监测潜在漏水点,优先修复高风险区域,从而优化资源分配。HWM帮助橡树园村找到了19 处未被发现的漏水点。而目前,橡树园村已在整个供水网络全面应用了HWM的声波记录器。
更多创新技术,共同守护水资源
作为光纤光谱仪的发明者,海洋光学(Ocean Optics)始终致力于为环保设备制造商提供高性能的光谱传感器和光谱解决方案。基于先进的光谱分析传感器,海洋光学赋能环保卫士们对水质参数的快速、精准监测,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安全检测、污水处理过程控制以及水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为水资源质量管理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
全球专业水分析技术制造商英国百灵达公司(Palintest)始终专注于水质监测和消毒控制,其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中国市场的多个关键领域,包括:市政水处理、农村饮用水水质管理、食品饮料行业、及公共卫生领域(泳池水质检测、医疗机构感染防控、污废水消毒等)。
这些子公司皆凭借各自的技术专长,形成了优势互补的整体解决方案,为全球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